“缠腰龙”这名字听起来神秘又传奇,像传说中的什么神话生物。家里老人可能会说:“缠腰龙”在腰上缠一圈,是要命的!
其实,“缠腰龙”就是我们现在说的“带状疱疹”。以现在的医疗技术,“带状疱疹”早要不了人命了,但它造成的疼痛,疼起来还真要命。
带状疱疹到底为啥会那么疼呢?有什么治疗方式吗?
带状疱疹“进攻套路”
带状疱疹的罪魁祸首是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。这种病毒的毒力并不强劲,当代数据显示该病毒导致的死亡率总体不高。
这种病毒就像“毛毛虫”,可以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内——这时候的“毛毛虫”在人体结茧休眠。漫长的等待的就是为了“破茧化蝶”。随着人年龄的增长,机体的免疫“盔甲”有时会出现防御漏洞;此时,长期潜伏的病毒会重新激活复制,沿着感觉神经向皮肤扩散,引起皮肤损伤性病变;受累的神经元可发生炎症、出血,甚至坏死等病变;患者会出现难忍的疼痛——这便是带状疱疹。
持久疼痛“回肠百转”
既然没有高“死亡率”,我们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这个疾病?因为它对人体,尤其是老年人群造成的神经损伤和疼痛迁延难愈,这就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。
这种疼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 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,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,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,疼痛可持续数月,在重症患者中甚至数年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。
西医治疗“兵贵神速”
这场针对人体的“战役”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发起。当病毒开始复制、扩张时,会出现神经和皮肤的损伤,这时就是我们“攻城保卫战”拉响的时刻。
首先是抗病毒治疗。早期按时、足量、足疗程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基础。在最初72小时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最为有效。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、伐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,在带状疱疹急性期全身性给药可减轻症状和疼痛。
其次需全程止痛。对于轻度疼痛,常采用对乙酰氨基酚、非甾体抗炎药。严重疼痛用阿片类药物(如吗啡等),如仍不能控制时,可增加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、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类固醇等。
对抗病毒“中医特色”
早在公元610年,我国隋代医家巢元方的《诸病源候论·疮病诸侯》中就提到了“蛇串疮”(即带状疱疹);公元1608年,明代江苏金坛名医王肯堂所著《证治准绳·疡医准绳卷》中,清晰地记载了带状疱疹:“绕腰生疮,累累如珠,……亦名缠腰火丹。”
现在已证实,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,而中医对抗病毒有着宝贵的经验。中医认为带状疱为湿热火毒炽盛于内,缠于带脉,发疮于外,流连腰胁。在治疗上内以清热解毒,通腑泄热,外以清热解毒散结。
明清时代,江南水道纵横,气候湿热,瘟疫流行,治疫名药雷氏“六神丸”应运而生,因其显著的效果获得海内外认可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bk.cn/view/98303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